English

父母并非无所不能

2000-03-19 来源:生活时报 王瑛 我有话说

要想和孩子成为平等的朋友,一直保持亲切关系,就得让孩子从小就明白,父母和孩子一样,都有各种需要、都需要尊重和理解——

心理学家告诉人们,孩子之所以被溺爱成性,养成想什么就要什么的习惯,是因为他们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意念,父母什么都能办到。而这种习性的养成又来源于父母长期给予孩子的印象,在这个世界上,他们不仅是孩子的唯一靠山和保护人,而且是无所不能的“英雄”和“上帝”,什么事都能办到。

因此,心理学家又认为,孩子们因为有了这样的“上帝”,就理所当然觉得自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,如果父母不给,那就是父母对自己不爱,而不是不能。而父母由于与生俱来的“英雄情结”在社会中并非能实现,也只有当了父母之后,在孩子面前才得到了某种满足感,所以也很在乎保持和维护自己“上帝”(无所不能)和“英雄”(不可侵犯)的位置。

给孩子买玩具是最好的例子。在美国,玩具店是孩子的天堂,很多父母在节假日带孩子逛玩具店。当孩子得到一些玩具的时候,总是希望再得到更多更好的,并且把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。因为在孩子看来,父母是可以办到的,并不在意父母手头有多少钱,这些钱是如何得来的。为此,当我的孩子第一次在他所中意的玩具面前不肯移步之时,我们总是乐意陪他多看多玩(在美国一些大玩具店是允许的),但是坦言告诉他父母不可能买给他,但是愿意让他多看一阵。

孩子也有非常固执的时候。我们会让他在几种情况下选择,告诉他我们只有有限的钱,如果买了这个玩具,就不可能星期天去动物园或者取消下一次买游戏机的机会。在这种情况下,小孩多半都会有自己选择,明白父母的用心。而父母也很了解自己的孩子,知道哪一点对孩子更重要。“算了吧,我们还是省下钱去动物园吧!”我的孩子有时会这样说。

当然,如果孩子坚持要的话,肯定有他的道理,在一般条件下,我们会满足的。但是,在以后的日子,我们会有意识地提醒他这次用钱很多,不能不在其他方面有所节制。有一次,我带他走了很长的路而没有坐车,当他提出异议时,我告诉他因为买了玩具,就不能不省下车钱,这样才能“收支平衡”。

孩子是认真的,如果家长们不认真对待他们,或者小看他们,那么就会自食其果。问题在于,家长们由于想当“上帝”或“英雄”,总是因为孩子“小”而小看他们,以为用某种小花招就会骗过他们,结果不仅达不到目的,而且养成孩子不合作的习惯。

首先,对于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履行,万不可不当一回事,以为不过是“随便说说”。这时候,你认为是“开玩笑”,而孩子决不跟你开玩笑。我发觉有几次和孩子闹不愉快,或者是他不合作,都是由于我忽略这一点。有一次,我带孩子去看朋友,原本他是不想去的,但是我答应他在朋友家只呆10分钟,他便同意了。其实,我是有自己小算盘的,明知道去了不可能只呆10分钟,是为了说服他才如此说的,心想到时候他会服从我们。但是事情并不是这样。孩子很认真,很重视这个承诺。时间一到就一定要回家,而我很想再呆一阵,结果闹得很不愉快。事后我认真检讨了这件事,发觉是自己不该说话不算数,更不该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维护自己的权威。

其次,不可认为孩子总是“不懂事”,而自己总是“说得对”。孩子有孩子的道理,而且常常比大人更直接、更符合情理。而父母经常不承认这一点,并且强词夺理。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。可是事与愿违,父母愈是强化这一点,孩子就越不服气,因为随着孩子的长大,他会愈来愈识破父母“纸老虎”本质,从而形成逆反心态。所以当“上帝”和“英雄”当惯了的父母,最后会让孩子瞧不起,并且会使孩子变成父母的叛逆者。

所以,要想和孩子成为平等的朋友,一直保持亲切关系,就得让孩子从小就明白,父母和孩子一样,都有各种需要、都需要尊重和理解,都有力所不能及的事情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